近年來,汽車行業掀起一股直營銷售模式的熱潮,從特斯拉到蔚來,再到傳統主機廠的轉型嘗試,直營似乎成了品牌年輕化、渠道優化的靈丹妙藥。盲目推崇直營模式,忽視市場多元性和品牌長期發展,反而可能成為主機廠自掘墳墓的開端。
一、直營模式的誘惑與陷阱
直營銷售模式以其高利潤、統一服務標準和直接用戶觸達的優勢,吸引了眾多主機廠。理論上,直營能減少中間環節,提升品牌形象,快速響應市場變化。但現實中,直營門店的高昂運營成本、區域覆蓋不足、庫存管理壓力等問題,往往讓主機廠陷入“燒錢換市場”的惡性循環。例如,某新勢力品牌在直營擴張中,單店年虧損高達千萬元,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。
二、主機廠的“自尋死路”行為
三、破局之道:混合模式與用戶思維
主機廠應避免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,探索“直營+經銷商”的混合模式。例如,在核心城市設直營店提升品牌形象,在二三線市場依托經銷商擴大覆蓋。同時,以用戶需求為導向,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,而非單純追求銷售渠道的控制權。
直營非萬能藥,主機廠需回歸商業本質——平衡效率與成本,尊重市場規律。否則,“直營建得好”可能只是品牌曇花一現的序曲,而非長久繁榮的基石。
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by1927.com/product/816.html
更新時間:2025-11-03 15:30:19